20
2008
12

中国贸易:正在沦陷 (译言)

2008年12月11日

《经济学人》

十二月十日,中国发布的对外贸易数字显示其十一月份出口与进口双双下跌,这将引起怎样的担忧呢?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数字下跌2.2%;而进口则令人吃惊的下跌17.9%。用一位分析家的话说,这是“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


对全世界大宗货物出口贸易全线下跌,不安情绪四处弥漫。其中对美国出口下跌6.1%,对东盟国家曾在十月份增长21.5%,但上月下跌2.4%。中国上次出口下跌远在2001年。而进口更快的下跌意味着中国月度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401亿美元。


对任何大型经济体来说,这些数字都不太体面。不过引起特别轰动的原因是,中国全速冲刺的贸易活动早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整个1990年代,中国平均年度出口贸易增长达到12.9%,而自2000年到2006年这一增长几乎翻倍,达到每年21.1%。中国迅速上升的进口贸易也推动世界其他地方的增长。难怪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声称这样一组数字“令人恐惧”。


如此迅速的下滑,其程度令人震惊。十月份的贸易增长尚还中规中矩,当时出口增长超过近年早期的19%。但仅仅一个月之后突然下滑,令许多悲观的经济学家也感到突兀。一些分析家指出,全球贸易融资的短缺或许对下跌有所夸大,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宰地位无疑遭受威胁。


自1978年中国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其增长数字令人眼花缭乱,但出口下降将对经济带来严重后果。该国增长异乎寻常的依赖出口,正是这一点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据世界银行记载,2006年全球出口占全球总产值的27% (1990年约占21%)。而同年的另一组数字显示了中国对出口的依赖:2006年其GDP的40%来自出口,同期开放度更高的美国为11%,英国则为 29%。因此,出口下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的阻力将更大。


周二,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增长预测。预测中认为,2009年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为7.5%,这少于世行认为保持中国就业稳定所必需的9.5%的增长率。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数字也过分乐观。世行同时预测中国下一年度出口增长为4.2%。但实际上许多分析家预计,明年贸易的萧条将会延续,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瑞士联合银行的预测则认为,2009年度中国出口将不会有任何增长。


早已焦躁不安的中国工人或许会发现,新的一年将越发困难。2008年前十个月里,劳资争议几乎增加一倍,而因玩具工厂倒闭而失业的工人更是引发骚乱。如果出口增长完全停滞,就业机会受到威胁,社会可能报之以更为严重的回应。曾有一项统计表明约一亿三千万人口自乡村迁至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就职于制造出口产品的工厂。该国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音)已经发出警告,认为社会动荡的风险将来自大规模失业。


这组数字也令本已深处黑暗之中的世界其它国家雪上加霜。他们中的一些原指望中国托起世界经济,因为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陷入衰退。美林证券曾预计,2009年度中国将为全球增长贡献60%份额。不过现在急剧下跌的进口数字表明,作为消费者,中国不是那根最后的救命稻草。


高盛分析师认为,今后数月中国出口将持续收缩。并据此推测中国将贬值其货币,但如果全球需求崩溃,此举效果并不明显。对此,南韩的经历可以作为借鉴:该国货币今年以来对美元汇率已经下跌三分之一,但仍无法阻止其十一月份出口同比下跌18.3%。不幸的是,这种理由或许并不足以阻止中国政府推动其人民币贬值,因为之前的汇率升值很大程度上是一贸易加权为基础的。


财政刺激更为重要,努力推动国内需求对中国和全世界都有好处。价值五千八百六十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公布之后,绝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将推出在此之上的新措施。接下来,利率及税率似乎将被进一步削减。


 

« 上一篇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