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11
07

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宣讲报告会(黄奇帆)

     何事忠:同志们,两天前市委召开了三届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了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个十分重大的,也是非常现实的课题。熙来书记作了一个重要讲话,奇帆同志对全委会做出的决定,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使与会人员深受鼓舞,会议以后,我们将组织全面的、持续的、深入的宣传宣讲。为了让我们做宣传工作的同志,首先把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学懂、弄通,以便于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宣传好,宣讲好。营造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奇帆市长主动提出了给我们宣传系统的同志搞一次宣讲,搞一次解读。这就是我们整个面上宣讲的首场报告会。今天是星期六,只有星期六市长才有空给我们宣讲,也只有星期六、星期天,作为市长的市民也才能够更好的集中起来,尤其是重报集团、广电集团,今年各来了300人左右,你们编辑、记者、老总,各个版面,各个栏目的负责人今天都来了,我希望大家认真的听,深刻的领会,以便于把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把它宣传好。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奇帆市长给我们解读。
    黄奇帆:这个星期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市委全会,通过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决定。昨天是决议,今天利用星期六的时间给大家解读一下,12条背景,一些思路,一些实际的情况,和下一步重点要抓的细节或者关键环节。
    我们缩小三大差距的决定,不是从战略意义、宗旨目标、理论这么细细说来,把12条关键的支撑支架形成一篇文字。这样写能写另外几千个字,本来是世界级的课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一种表达,要把这个事表达清楚是可以写很多内容的。后来市委讨论,共同决定把12条支架性的干货直截了当的做标题,做段落表达清楚,那就是4千字。含理论的学术、判断、原则、宗旨或者各种游戏规则,或者有些段落行间中,句上的联络统统不要。所以,这个决定,老百姓一看就懂。利益机制上直截了当,但是最终背后形成的逻辑,的确是要解读,是要说明。这就靠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口的同志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去宣传,去说明。才会使市委的决定更深入人心,并且在持续的范围内让大家知道怎么做,理解有哪些便捷条件,同时使全国媒体各种网络对其中的观点正确的判断,不被误读,不被误解。所以这个方面,我跟事忠商量了,你说宣传哪个角度都可以,包括到党校,到工矿企业。我跟事忠商量,就跟宣传口的这些人做宣传,做宣传,你们十化百,百化千,你们几百人顶了我几张嘴,马上就可以发扬光大传递开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跟大家开一个小座,表示对宣传系统高度重视。
    做出这个决定出发点来说缩小三大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锦涛总书记“314”总体纲领的一个内在要求,因为“314”里面的“1”就是要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意思。另外方面呢,我们做这件事也是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家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从生产力角度,资源优化配置,人和自然和谐,能源污染各方面消耗要少一点,使得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从生产力角度想科学发展观,没错。但是不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全部。
    那么转变生产方式还有一种理解,那就是拉动经济的模式转变,出口导向转化为消化为主内需导向等等,三驾马车的主力侧重点,这也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方式的内在标志,应该是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如果我们的发展蛋糕做得很大,而且越做越大,效率很高,但是两极分化,怎么说都不是科学发展观,都不是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央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到底转了没有?过去30年发展的效率很高,那你今后十年二十年效率还是很高,并不等于转变生产方式。如果你能把过去30年,三大差距逐渐拉大的状况,能扭转回来不再扩大,而且有所缩小,那就是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这也是一个特点。
    另外共同富裕的道路也是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其实,我们很多很多维稳费用一年几千亿,如果内在的社会差别缩小,矛盾就会缓解得多。真正的异己分子、敌对分子在表现不稳定当中还是少量的。就是风平浪静也会无事生非,所以另外一种判断,另外一种处置方式,而现在一年几千亿的维稳,的确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各个阶层不同的群体矛盾没化解产生的。这种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如果我们缩小三大差距,不把差距扩大,也是很重要的稳定内在需要。
    所以从这四个角度考虑都需要我们做决定。我们这个决定总体上来讲一共12条,有4条是跟农村农民有关的,扶贫帮困当然和农村,一千亿融资质押,2千个股份合作组织合作社的单位,这些单位不只是的事,2500个农民新村,跟他去进行地票流通,这也是农村农民的一些事情。总的,农村的事有4项。另外跟国民收入分配、财产分配宏观有关的,一个是GDP的比重,一个是国有制的,也是全民资产,这里面也涉及分配,2个是和工业收益分配有关的事情,就是6条。另外有2条是和我们的就业、创业,这实际上是两个内容合并在第一条里,和这个有关系。另外有一条通货膨胀有关系,一就8条。还有2条是社会保障,讲到了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另外还有社会的公共服务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两个是属于保障的事情。还有2个,这两年重大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公租房。
    这12个事情,总体上好象是各管各的单项,串在一起,凭什么说它就能把三大差距缩小呢?每条直截了当的感觉,都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但是你用好处的东西叠加起来,系统工程以后,怎么样从理论上证明基尼系数就会缩小,三大差距就会缩小?其实,我们看似各管各的12条,是在一个模型里面产生的,极强的理论性。我们都知道这几个决定的目标就是三大差距,三大差距的核心差距就是贫富差距,城市内的贫富差距,农村的贫富差距,城乡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有数学模型的,包括人的财产一起的贫富差距模型。在这样的一种模型推导中,现在的重庆基尼系数是0.438,社科院给我一个去年的数据是0.42,所以我们平时口头上说,或者各种会议里随口说的0.42就来自于这儿。为了市委的决定,当然要认真一点,因为统计局常规情况下没有这种统计,也不发布这个信息,国家统计局也没有这个任务,重庆统计局也没有硬指标。我们做了市场的测算0.438,所以我们对外的统一口径就是0.438,我们希望到2015年变成0.35,为什么缩小到0.35呢?
    因为基尼系数的逻辑,有几个层次,如果你是0.1-0.2以下,那是绝对平均主义,我们文化革命60-70年代的时候,中国社会基尼系数就在0.2以内,那是绝对平均的社会。如果0.5以上也是不行的,那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任何社会到0.5以上都会政变,都会混乱,不是民族暴乱就是政权政变,或者就是一盘散沙,各种问题突发。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0.2-0.3比较平均,效率不高,但比0.2以内要好,逐渐逐渐提升了。其实我们国家80年代就是一个从80年的0.2往后来的0.3方向发展的过程。如果是0.4到0.5,这个社会是效率较高,很活跃。但是两极开始分化,贫富差距开始拉大。所以我们经常说0.45以上就是到了警戒线,到了0.5就有问题。有社科专家说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了世界倒数第二,也就是说很严重很严重。
    总之,0.4-0.5之间,大家尽量想回避,但是有很多国家和社会在0.4几。那么0.3-0.4是最好的区间,不管0.32还是0.38、0.39都是比较好的,又有效率,又相对均衡。既然讲0.35,0.3-0.4,其实它不是平均主义。缩小三大差距共同富裕绝对不是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话基尼系数就往0.2走了,所以不要有这种误解,以为是搞平均主义。不搞平均主义,但是也不搞两极分化,相对均衡。在0.3-0.4之间,理想状态,当然是0.3。如果说我们想当然的,因为数学模型上讲0.35最好,所以我们市委就定0.35,如果就这么简单,那就是幼稚。因为你想绕开做不到,写上去出洋相,那不是幼稚是什么?那不是哗众取宠了吗?不对。现在的情况是这12条决定,这些决定都是数字化的,都是任务化的,都是直截了当的,有许多投入的,有许多制度安排的。当这些结果如果全部实现的时候,我们整个基尼系数就会从0.438下降到0.35,下降0.088,有意的战略,我们把市委的决定12条的投入形成了边际,注入到基尼系数的模型,在模型里面计算,计算的结果最后会达到0.35左右。
    所以,市委这个决定,不是吹牛的,这12条做到一定如此,是数字逻辑产生的,这12条能不能做到呢?如果这12条没有做到,那就是空条。这12条写得那么直截了当铁板钉钉,可以检测,可以测量,可以考核,可以调控。这12条这么写了,如果没有做到,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吃,何必写得那么漂亮,不定性的写就完了。这是任何人逃避不了任何责任,这说明,我们真是想做这件事。市委的的确确一条一条的,想帮重庆老百姓把这些事做实了,所以,这个报告的写法也体现了宗旨。
    那么这12条总的投入是多少呢?这12条产生的各种制度安排,如果老百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赚了钱,增加了收入,这统统不算在里面,比如说按十几万个微型企业,或者50万个企业,200万的个体户加企业等等,这些都会使老百姓增加收入,300多万个就业岗位也会等等收入,这些都不会去算帐。我们算了政府财政投入的,和因为政府有意设定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得企业、单位必须支出的,额外支出的这两块一共有1万1千多亿,接近1万9百亿,其中5千多亿跟财政支出有关系,这5年政府的财政性投入会有5千多亿来做这12件事。企业也会有5千多亿做这个事,这是一个概念。
    还有呢,5千多亿的资金投入在农村,5千多亿的资金投入在城市。基本上城乡使用这个钱大体均衡,政府把这个钱往下拨,肯定给弱势群体,广大群众,城乡居民。所以,总体来说,这1万多亿进去以后,会缩小城市的基尼系数,缩小农村的基尼系数,城里的富人要分享这1万亿不可能了,很少了。所以最终应该是缩小差距。
    另一方面呢,我们投入了以后,会在基尼系数的模型里面,有几个方面发生变化。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那是我们市里面总的投入300多万人就是3千多亿,500多万人就是5千多亿。那么政府的投入就是1900亿,这是政府要户籍制度转移增加的负担,有1千多亿。那么这个方面转移以后,如果真是把500万转到户籍制度,达到50%以上的城市化率,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从现在的53涨到64%,你把这个边际条件往基尼系数模型一投入,其他边际统统不变,0.438,就降到0.415,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对缩小城乡差距,数学模型表现出巨大的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农民增收,使得城乡差距从3.3:1,降到2.5:1,12条里有好多措施,农村的措施有4条,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富起来。真要使农民富起来,缩小了城乡差距到2.5:1,把这个系数放进去,那么基尼系数下降多少呢?能下降0.03,这个0.03加上0.23,就是0.53还下来,还差什么呢?还差0.3几,这0.3几是城市的基尼系数,城市中的贫富差距要缩小。现在我们也是比较大的,农村本身的贫富差距也有,那么这么多的钱往城市的中低收入的群体注入了,那么让他们增加财产性收入,增加各种货币现金收入,当然会缩小一些差距。这个差距只要各管各的缩小了,城市缩小了,农村也缩小了,城乡之间就会缩小。
    所以,我讲这一段呢,在座的可能没有兴趣,我跟你说,真正搞社会经济学的人,一定会非常感兴趣。重庆这个决定,从这个意义上,任何中国社科经济的人,宏观经济的人,挑不出毛病。我们这个决定和数学模型都是契合的。大家还要明白,平时我们经常搞宣传的人,切蛋糕,分蛋糕,做大蛋糕做形容词。切蛋糕是制度的安排,表现在经济学上是所有制上层建筑,分配关系,制度安排。这个制度安排、分配,不是凭当领导的人想为老百姓做事,本能的就这么分,还是有数学意义,有经济学意义的。其实就表现为城乡差距、城市化率这些经济指标。你就要懂得这个基尼系数模型,懂得所有制分配关系的逻辑,再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在税收,社会保障,公共转移制度方面怎么切合,在户籍制度,人口转移等等各种各样的指标体系脑子里要有结构,而这个结构有什么目标?是有逻辑的。然后进行顶层设计,设计以后逐渐落实,逐渐推动这个社会是会和谐的。
    如果脑子里没有这个谱,完全是麻木的,凭感觉做事,拍胸脯做事不会有好结果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12条看似很直白的12条,内在极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就是跟大家交底的,大家看这个东西的时候,越有经济学知识的人,看了这12条和本身的知识库结合起来,越会兴奋,越会看到里面丰富的内涵。如果本身没有经济学支持,你看了12条会从感性的角度讲,这12条给老百姓1千亿融资,造公租房,给空巢老人200万,有好的待遇就事论事,这个也可以,也有感性,也有理解。但是,这件事如果宣传口的人,去找些专家,内在深层次的东西表达清楚,我想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专门解释一下这12条每条的要点。
    第一广泛就业,就业能使人脱贫,失业的人总是社会最低层的人,最困难的人,靠救济过日子的人。广泛的就业就要创造就业岗位,就要以经济为中心抓好发展。重庆现在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我们一季度16.5,三个增长。两季度是17%的增长,叠加在一起以后,我们国家统计局测算下来是16.5的增长。这个公布的是16.5%,现在是中西部第一,整个来说现在增长比较快,连续三年,今年是第四年处在全国前三位,前二位的状态。而且我们这个增长可持续,因为它不是属于一个突发因素造成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结构产生的。
    现在的工业已经到了每年投资2千多亿,每年有一万几千亿的投资,工业销售值的增长每年都在25%以上的增长,工业的增加值增长也就在22%,规模以上的在24-25%以上,这样一来,工业去年到了一万一千亿,你想2千亿,重庆工业产业一千多亿,八年涨到1万亿,实际上八年涨了6倍。今后的五年,我们估计会涨3倍,今年就会过14000,明年肯定会过18000,那么还有三年3万亿又会到了,这是一个趋势分析。从结构上说,现有的1万亿工业,5年总会翻一番,那就变2万亿,另外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笔记本电脑前两年造厂房,征地皮,招商引资到位,前两年没有出货。但是今年开始就发力了,今年上半年800万台电脑生产了,下半年会有2千万台。总的概念今年应该是3千万台出货,全部销到全世界。明年可能产生,因为今年下半年2千万,明年就是4千-5千万,大概说明年会有6千万台的出货。大体上2013年1亿台,这是一个概念。
    那么我们的笔记本生产了以后,就会带动别的产品。有电脑就会有打印机,现在有3千万台打印机下半年开始生产。另外笔记本电脑拆开来,键盘和显示器拆看不就是平板吗?所以做笔记本就做平板,平板缩小了就是3G手机,我们平时说上桌子上放的笔记本电脑,沙发上放的是平板电脑,手上拿的是3G手机。再加上所有这些产品的零部件,总体上说,到2013-2014年以后,电子产业也会有1万亿销售值,我们这个电子产业1万亿销售值,在这个领域加深圳,加广东、加江苏、加福建,沿海最发达的地区,笔记本电脑范畴的产品加在一起,这是西部崛起的象征。现在只是不好意思拿一个电视片来放,我也没有叫重庆电视台播,重庆电视台记者也没有去拍,但是我们自己还真留了。就是今年最近三个月,如果你留意一下的话,经常有深圳、上海、江苏,突然一个车队出现在高速公路上,从那个地方开到重庆,一开就开几天。然后抽清30辆,甚至40辆大卡车,上面坐上50-70人,那就是2千多人,后面有几十辆集装箱,集装箱里面装生产线,这是大转移啊。这是西部大开发的象征啊,是东部产业转移西部的象征啊。
    台湾人喜欢做事集中,生产线一拆,统统装在集装箱里,将生产线干活的人装上车,放几个鞭炮就上来了,在这里去迎接迎接,我也参加过两次迎接,真是没劲啊,为什么呢?因为看了别人会辛酸的。但是仔细想,从历史的资料上说,这是不是西部大开发的缩影呢?西部大开发出现这种场景进入了西部大开发的佳境,这才是西部大开发。如果东部根本没有任何资源要素往西部转移,光靠我们这些让叫有什么用呢?现在的重庆出现了这种场景。
    总体上,工业来说,新兴的战略性的产业增加1万亿,原有的支柱产业加起来就是3万亿。现在的产业工人劳动生产力低,200多万干了1万亿,人均干了40-50万,以后跟2千万产生了,但是一个人干70-80万,那么2万亿大体上新增150万亿,总体上这是工业一块。国务院一般会对工业有一边紧的系数,你有150万工业发生,新增150万的工人,总会有170-180万服务业,有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旅游服务、房地产服务,各种各样都有,我们讲六大服务业,这个有180万,就是330万。现在500多万,真到2015年如果有900亿,那时候农民去掉,在城里的人1800多,那么如果有900万,剩下900万老人小孩,大体上敢说重庆的失业率从4-4.5%,下降到3%以下,这个在中国,现在各个省比较稳妥了,20年,每年人大会讲失业率都是4%-4.5%,从来没有人说3%的。我们些了3%,意思是充分就业。另外光就业不行,还要增加老板的收入,增加老百姓财产性的收入。
    重庆跟沿海区别在哪儿呢?就是企业少。上海户籍人口1600多万,常住人口2千万,总的人比我们少了1/3,我们3200万人,但是上海的企业数有60多万,重庆到去年底20多万,只有上海1/3的企业,先不说企业的大小,法人注册,不管大小都比我们多了3倍,这是一个。第二个呢,如果上海发达,经济大,企业多,这可以理解。但是他总的就那么一点人,在这么多企业就业,充分就业以后做个体户的应该少一点吧。上海滩个体户120万,那重庆个体户多少呢?70万,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差距。
    也就是说,上海人很勤劳,没工作的就去摆一个摊做个体户,很少闲着的,重庆人没事干就打牌,这样很多很多。反过来官场文化,尽管穷还讨厌个体户。所以市政的同志看到个体户就扫荡,然后一整治环境,我印象去年,一整治环境,马路上,宣传部搞的书报亭几千个一下就扫掉了,后来我批了一段话,后来留了一块,但毕竟还是少了。纽约这些地方大街到处都是书报亭为什么就给扫掉了?而且我们书报亭没有管理好?书报亭变在马路上,一个塑料布一铺东西摊开呢,书报亭变成了摊位了,书报亭一租给你就是劳动者,他变成了二地主,他变成了穷人的穷人,他收租金了,这是异化。另外整个管理方式,到了晚上收摊的方式也不规范,在这个意义上要整顿,但一整顿就给整顿没了。这个意思呢,其实我们官场文化有点重,这一点就是要像上海,像广东,像浙江好好学,如果你到台湾去。台湾夜市全是个体户啊,另外你要知道,我们这号人做官做得大一点,真到外国去旅游,你说看到人家很热闹的跳蚤市场,走一走也是很愉快的旅游。但在重庆真还没有一个跳蚤市场,能让全国旅游者来走走的,在北京还能走,北京那些跳蚤市场就在在中南海后面啊,重庆就没有。
    我们经常说大企业,鼓励私人企业36条,鼓励民营经济36条,发了两次36条,一发就发了72条,一般人背不住,其实用不着说那么的话,大企业有实力的只要一句话,跟国有企业同等国民待遇,就可以了。中小企业用不着跟他许多同等国民待遇的话,中小企业连融资能力都没有,你叫他去搞石油石化不可能的,这要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帮人家解决融资难问题。微型企业就是缺资本,跟资本金补助,个体户,资本金也不要,就一个人摆摊,就做一个小摊生意,你给他活动空间。如果你觉得脏乱差,如果你规范好一点就是,人家只要赚钱,人家一样会听你的。记住这四句话,用不着多说的,这四条有了,工商、登记、税务方面自然而然去展开。我们现在缺的是这个东西。
    我们在世界史上,重庆无中生有的推了微型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字典里,大企业,大中型企业,中型企业个体户没有微型经济这个说法。最近7月份,国家经信委正式在国家的产业企业的条款里面增加了微型企业,的确是吸收了重庆的做法。那么,我们的做法措施就是三条,只要你拿10万块钱,注册一个公司,我们就给你3万到5万,分行业,这种行业3万,那种行业5万,一步到位。如果吊我的5万元就去筹资10万,我吊你的积极性让你凑10万,这是互动,另外政府贷款15万,1:1的银行贷款。第三你有30万以后办了企业,有了利润就要交税,有了营业额就会有营业税,这个税至少在一个资本金的范围内免税,半年产生15万税,半年免税,一年产生了15万税,一年免税。免税期过以后,就按正常的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发展政策等等同等待遇。
    有这三段基本上刺激经济的发展。我们常常说,你凭什么拿国家的民脂民膏税收税务给老百姓送呢?会不会引发腐败呢?我不管你亲戚朋友,只要拿了10万元工商注册到了,我给你5万,同等国民待遇有什么事呢?这一定是草根经济干的活啊。第二个,你只要把10万块钱注册了,工商局有一切能力控制你,不让你出逃这份资金,第二你也不要炒股票,第三你也别拿30万去炒房,这种搞法不合我们的宗旨,可以搞小的金融服务业,可以搞各种商业流通的服务业,也可以搞各种高科技投资的公司,大学生搞的小公司不就是一个微型公司吗?当年比尔盖茨拿了几十美元起家,几个人就是搞微型企业,开发一个微型企业。十年以后就变成了巨大的企业。
    这个意思就是说,通过这个做法,去年7月份开始落实市委决定民生十条里面的微型企业,五个月办了1万个,今年到6月底办了2万个,预计今年全年一定能办到4万个,现在3万个,28万人就业,这多好的事,如果没有这3万企业,这28人,肯定相当多的人下海。他也需要社会保障,一个月400-500块。与其买棺材不如买药,而且买这个药年年交税,也不是要年年救济,从这个角度划得来,这件事宏观上说,追根究底,我跟你们说符合西方的里根经济学。80年里根当总统,你说他是演员不是很懂经济,他的专家队伍好,当时美国经济从困难中出来,采用了供应学开展理论。什么供应学开展理论呢?跟现在的福利主义(音)不同,现在的福利主义社会保障很高,然后企业收很高的社会保障税,企业成本高了,企业就要淘掉或者规避,企业关闭越多,离开得越多,最后下岗工人也高,政府出的钱,保障的钱越多,保障的钱越多,政府更狠的收税,最后越搞越糟。我看美国现在都陷入了这个泥潭,都不如80年代的供应学派,那时供应学派(音)的理念增加企业的供应免税补助,鼓励人创业办企业。办了企业增加就业政府少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就少支出。越是少支出越少补助,越少补助整个社会经济欣欣向荣。
    重庆不是孤立的做一个小事业,和经济一体化是有根有据的,只是记者从这个角度报道的时候,这种东西如果在上海,我相信很多经济专家拿来做评论,就从这种角度把这些说大三分,我们这里就说不出来。这是我说的一部分。
    另外微型企业做下来的缺点也有。一年有3万多企业起来说明效果很好,我们的目标是5年15万,现在看来做得到,既然一年就有3万,后面每年3万,如果积极高了搞20万也有可能。总的想法,现在如果有20万个企业,微型企业15万个就有35万个,正常的企业再搞15万个,这样的话就大中小企业,外资、内资各种企业又有15个,整个就有50万个,如果有60万个更好,这是一个。
    同时个体户70万户变150,最终变200万,针对200万,老板数量一个企业的里面,如果有两个老板,有两个股东,有董事长、副董事长,还有股东,重庆有3千万人,每10个人里面,每3个家庭里面,总有一个和企业沾边。
    现在的问题是资金拨付得慢,所以最近开了一个会在推动这个事。什么概念呢? 我们的官员总是很负责任,审核效益比较高还是比较低,反正管得比较严。有了3万个,有28亿资金到位了,我们的资金应该有十几亿到企业的账户上。刘伟这边的财政下去了9个亿,那也算,因为区县三级开,区里面出30%,我们的钱到区的账户上,区里面的帐没有配置好,从市里面来说,工商局单子开出来,财政钱就下去了,但是在区里面积压。然后区里面好不容易产生一部分钱产生到工商局,划到微型企业帐上呢40%,当然都认帐,我给你这笔钱,给你10万,5万,人家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你这笔钱呢,所以我们现在想市财政钱直接付到工商局,然后工商局直接转到区县工商局,然后工商局在查核微型企业老板资本金到位的时候,你到位我也到位,大家到。应该这样干,这叫取信于民,而且也没有问题。你拿着财政东查西查,怎么查也没有老板高明,这是一条。
    第二条户籍制度转移。在我们12条里面的第二条户籍制度转移。在6月底或者7月10好,每天的数字都在变,大体上是220万。我们预计,因为我们是去年8月份开始的,10个月的时间转移了200万,这已经是中国60年来各个省户籍转移当中最大规模的,而且风平浪静非常有序。我们估计10个月赚220,到年底6个月,我们估计在6个月转70-80万应该没有问题。这样的话,前年300万,跟我们去年市委做决定的时候预计会有300多万,基本相当。我们也不是随便说的事,也不是计划要达到的事。但是有一个预测重庆有800万农民工,400万在沿海,400万在城里,400万当中,有200万在城里干了3年,4年,10年成功了,这些人愿意转过来是200多万,总会把家里的老人、夫人或者小孩带过来。两个人带一个人200万就变300万,所以我们预测有300万。
    现在看来市委、市政府的预测显然是科学合理的。事实上很好的进流。现在300万,一年多时间搞了300万转户,那么当然可以设想,他是过去十年积淀的存量,开放了闸门转过来的。等到这个水库的水放掉以后,按正常年景每年40-50万,今后4年,到2015年转200万,这一年多转300多万,今后四年转200多万,说不定在沿海、深圳上海去打工的400万人,回来100万人,愿意在重庆工作也会有的。总的意思呢,如果流回来在每年正常转移50万,有200万,所以市委的决定写了500万,是这么来的。
    转了这500万以后,重庆户籍意义上的城市化率就到了50%。然后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去年是53%,大概每年涨2个点,到2015年63%,也就是有63个城市户口人群,37个农村工作人群,生活人群。这样的一个结构,就能够使基尼系数跟着下来,我刚才说了这个道理。这个转化转变了几个重要的重庆社会结构。
    一整个城市化进程会加快,人口红利也会增加,进城以农民工为主体总之年龄相对请;二对重庆农民工的社会待遇改善了,把他们当时代的主人,城市化的主人,城市化不是城市原住民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城市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城市居民,不是城市居民自我改善。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的话就很重了。同时也有需求,农民进城了就有很多需求,另外农民进城以后,农村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减少会使得农村的人均收入大幅度提升,重庆把城乡差别缩小的杀手锏,就定位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和户籍人口迁移,这两件事情。
    因为农民的收入,现在说5千多块,4部分组成,一个是农民的务农,生产性的收入。第二是农民打工收入,就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第三政府给农民转移性收入,补助的收入,第四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全中国农民的收入都是根据这四条算的,算的结果,农民财产性收入只占年收入的3%,重庆只有2.3%,特别低。农民几乎没有财产收入,不管两翼增收,农民发展,别相信农民一亩地一千斤突然变成两千斤了,阳光雨露大地转化,蛋白质转化有恒定规则的,一旦基金的种子改善了,今年多少,明年这个种子还是多少。总之,农业的收入有它的稳定性,每年涨12%,到头了。生产性的收入,工资性的收入都有稳定,政府性的收入都在转,今年下狠心转一点,明年呢,在这个基础上再狠心一点增加百分之十几,不可能年年20-30%,总之三块收入都能维持在12%,农业收入、工资收入、转移性收入保持12%的增长。
    那么如何让农民的收入涨到18%呢?城市居民涨12%,农民的收入涨到18%,我们的基尼系数才能降下来。这里一靠财产性收入,第二靠转移户籍。当城里人增长了,结果增几百万人,农村总量少了几百万人,最后人均劳动生产力收入,GDP的分配结构变了,农村不会因为少了几百万人,3400万亩地就长不出1100万吨粮,不管你人多人少,现在农民都跑到沿海打工,3860部队照样1100多万吨粮造出来,意思是人口太多,人口减少一半,农村照样这么多粮食。
    在巴西开了一个荤,什么叫劳动生产力,什么叫刘易斯拐点?巴西就是金砖四国的发展中国家,我认为他的工业水平是我们80年代的,跟我们现在比差20多年,绝对如此,水平不会多高。金融业、服务业、商贸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业都比他们好,但是农业比他们差。他就是1.8亿人口,有60亿亩地,我们是13.5亿人口,18亿亩地,他们的土地比我们人均多几十倍。他的农民城市化率达到了85%,在农村只留了3千万人,3千万人人口之家仅800-900万户,这800-900万户瓜分60亿亩耕地,农民各个是地主,然后他们怎么务农的呢?地主平时老是在庄园里,家里面电脑放着,这边联系着芝加哥期货市场,那边联系着阿根廷、巴西城市里的专业公司。然后今年10万亩耕地想种大豆,还没有种呢,这10万亩地可以产生3万吨大豆,芝加哥期货所一看好就挂出去了,7个月以后卖出去给你,一个合约3万吨,得到一个订单就送给了专业公司,专业公司一签单,就在10万亩地种大豆去了,种豆,田间管理,收割,运输都是专业公司干,专业公司的人在哪里?都在城里,帮专业公司工作的都是工人啊,城里人啊。叫城里的人到农村去干活,农村的人真是活都不干,是地主,指挥着农业。这次跟我去跑的人也算倒霉,巴西和阿根廷没有人去的,很远,直飞28个小时,如果中间转几次机的话要花两天飞过去,跟我跑到那个城市,换小飞机,再换小飞机,我到那里7-8天,连小汽车都没有看到过,根本就没有到大城市。后来他们就抱怨,跟你转一圈全是看农民,城市都没有去过。
    那里的地太大,高速公路都不修了,这么大的地盘高速公路也不修,巴西城里的工人要到哪里去耕地,假如说有50-60个人,就开几架小飞机,稀里糊涂开过去,根本不用导航仪的,飞机直接就下去了。我第一次坐这样的飞机下去,真有点怕,怎么回事呢?后来才之后,就是这样飞。我说以后城市30个区县县城,各造一个小机场,2千-5千万就造了,干了以后,区县干活就在这样走来走去,旅游也可以,救灾也可以,我们国家通用航空都放开了,就是地面到1千米的地方放开了,既然分开了,索性买30架小飞机调度,这样就好,变成城里的工人开着小飞机去耕地了。
    讲这一段,就是他们的城市化进程,农民进城变工人,留在农村的人当地主,整个结构没有城乡差别,巴西没有户籍制度,中国千百年的户籍制度,才把城乡割裂变成了两个板块。这是制度的落后,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须给他消灭。要消灭呢,有时候讲一个轻巧的话,那就把城里的户籍取消,不要户籍。这句话也不对,既然你把那么多的资源跟城市户口,农村户口绑着,你就要让没有资源的享有资源,等到大家都享有一样的资源,一取消就形成了,如果说现在资源不同配置,然后你又取消,取消了以后资源客观存在,你怎么取消?完全是鸵鸟政策,就变成了鸵鸟。所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在这个意义上是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是一件事情。
    现在应该说,比较令人愉快的,各个区县各部门还是配合得很好的。目前220万人可以说五个一步到位,真把他的小孩读书、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养老医疗都一步到位了,是这个情况。农村三块地给保留着,说穿了,市政府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里面有一句话,让农民三块地保留过度3-5年,写了这样一句话。当时跟小平他们一起讨论的时候,想到共产党打土豪分土地,解放以后土地就变为私有的,合作以后解体了,承包以后被农民使用了,使用权也是财产权,财产权就是他自己的,他不卖就是他的,是你的支配权啊,什么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都不要去还,但你只要有选择权,有流通权,是他的财产权,他一定会流通,因为他放在农村没有用。真流通的时候,你要有市场的通道,你不让他转移也不对,但你强迫他转移,离开农村户口土地就没了,也不行,也不合理。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用土地换户口,户口是土地换来的,不对,户口是他的青春,是他的劳动力,是他的就业岗位换来的。所以,就让农民自由选择,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后来一想法律上来讲,土地是集体的,农民既然离开了农村户籍,不是集体的一员了,为了避免争议,就写了3-5年的过渡期。3-5年以后怎么办?我当时说了,那就再3-5年吧,我也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说就是私有权了,我不能说这句话,但其实农民的使用权也是财产权。这就像你的房子是你的吗?你是70年的土地使用权,但你的使用权可以买卖,可以永久成为自己的呢?所以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重庆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
    所以,整个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革命运动风平浪静,悄悄的在展开。要说有点花絮也就是七月份,彭志勇给我闹一个小插曲,就是大学生留校的指导员,他们胡说了一通,学生要转户口,如果不转户口,大概每个月学生补助的津补贴不给你,你要入党吗?我就不让你入党,本来是一个好事,本来是跳龙门,农民大学生小孩一读书,考上清华北大就是跳龙门,让农民的小孩读了中专、大专毕业以后,直接就是城市户口。反正是这样,当然作为农民户口工作三年五年也可以转,当然如果是中专生、大专生直接给你转了,这样更好,避免三年过渡期,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反正是自愿。结果一强迫弄出点花絮,还逼着我到新闻发布会上沟通了一下,沟通一下新闻界还卖帐没有再讨论这个事。
    总的来说,这件事很得人心,也成了缩小三大差距的杀手锏,0.88里面1/3的贡献和户籍制度转移有关。这里面有蛋糕,户籍制度转移一个人差不多10万人,500个5千亿,300万就是3千亿,但是这5千亿3千亿是15年形成的成本,因为一个人交养老金,交医疗金15年交的基数周期,这中间算下来,在三大差距缩小里面,15000亿里面,户籍制度转移,政府和企业这五年要掏2千亿,5年要掏2千亿,总的概念500万元15年要有5千亿的资金。现在这500亿在五年会发生5千亿,这个该出帐要出。
    这个战略意义是有代价的,如果政府和企业这2千亿不出,你就交农民500万转移,300万转移,那真是精神有毛病,一定会弄得天翻地覆社会混乱,那是自找苦吃,重庆政府的理性把事情想清了,政策清了,操作到位,所以风平浪静,每件大事背后都会要钱,这个钱只要算得过来。
    比如说最近户籍制度转移的时候有一个文章冒出来了,事先没有想到,但是冒出来了,冒出来要解决了。什么概念?现在差不多60多万户居民,理论上我们土地三块地都是他自己的,我们不会跟他要的。三年五年,十年也没有关系,但是里面有20%的居民,意思就是60多万户里面,有十几万户,现在主动提出来,他的宅基地不要了,他说我们的政策宅基地可以换地票,地票一亩地就是10几万,他愿意退出来。这些人往往家庭整个结构都搬到城里,有了户口以后搬到城里,而且在城里也工作几年了,他有这个动机,提出来以后。十几万,大体上每户居民有0.8亩地,12-13万户也差不多有10万亩地票,一亩地票如果十几万的话,10万亩周转下来就是一百几十亿。既然农民有这个需求提出了,而换了地票以后,使农村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客观上增加10万亩耕地,这真是我们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合理的归属。全世界农民进城都没有出现耕地转去,全世界农民进城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耕地增加。只有中国耕地越来越少,18亿亩耕地守不住,原因是农民进城了,城里占一块农村的土地,还占一块,根本没有退出机制,两头在,当然耕地紧张。所以本来进城的农民在城里建设用地,农村的土地退出,这个我们鼓励,正常周转地票的钱由开发商所得,你把地票卖了,20万是开发商出的,这个没有问题。现在遇到什么呢?12万户居民当中有1/3的居民,往往不是单挑的,他是插的。你不能把他的房子扒了,旁边的房子不就坍了吗?你说我不要了,你给我地票的钱是几万,他也想得很简单。我们是不管他呢?其是什么?
    市里面就定了一条,给农民15万,插花的不管三七二十一,10万先给他,给他以后插花的房子,村、乡、镇动脑筋,让其他单挑的农民主宰插花的房间里,这样有一个置换,这是一种。另外重组的方式。等到一年两年以后,如果地票17呢,如果真的卖到15万,原来垫了10万,10万加利息,再加上置换过程中有一些成本,再补2-3万都是可以的,这里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所以我们把这事给解决好。如果不解决,不了解实情,下边就无所适从,最后说起来就这么一件事,但是涉及到几万人,几万户,农民一提意见,记者一采访,就怪七怪八的事,当干部的要用实情,然后以有效的矛盾化解,这是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这一次非常具体的提出了,要2千个合作制企业,股份合作社和1千亿的银行质押融资。这也是办一件好事情,大概意义上说,重庆现在有1万个行政村,有1万个专业合作社。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同时农村里还有私人企业,龙头企业组织。那么怎么样让农民有产权?股份合作社四个出路,这个是讲林地或者承包地,农民如果和龙头企业合作缺点是什么?他的地转给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给他一年800斤或者多少租金,同时龙头企业也请农民打工给工资,大体上这两条。但是龙头企业有利润,一般给农民分享。怎么让农民得到资本的效应,土地是值钱的3400亩地,一亩地值一万也是3400亿啊。所以,怎么样让农民享有土地资本的效应,组建股份合作社。所谓股份不是让农民掏多少现金做股份,他一亩地值一万,就有一万元的股权,这样如果有两千个股份制的合作社。一个合作社,如果有几百亩地甚至几千亩地,然后形成这么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在股份合作社里面,农民一样反聘为这个社打工拿工资。第二在股份合作社里面,也一样可以拿一定的租金,第三如果有超额的利润,正常情况下利润加工资,如果有额外的利润,按股权再分,这是一个游戏规则。现在重庆目前而言,我可以跟大家说,重庆的土地上,现在已经办了500多个股份合作社,如果由着我的性子来说的话,觉得应该搞5000个都可以,但是也怕理论界争议,在重庆坐而论道的讨论会引发现实意义的争论,所以我们先不管那么多,写1千个少了,现在有500个,后来写成了2千个,后来做3千个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股份合作社也有初级、高级的,也有小的和大的,小的一个村落里面合作社,不跨村。大的跨村,甚至跨镇,股份合作社也是企业,它能够跟龙头企业形成战略合作,总之让农民实现股权的利益,这是一。
    第二质押融资,重庆目前三农贷款在1万亿里面就是500亿,这是讲三农,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都算在里面,沼气什么,各种各样的投资。真正农民的家庭贷款100多亿,所以量非常小。我们城里人也存款了3千多亿,一共是1300亿的存款,6千多亿是企业的存款,6千多亿是居民存款,居民存款当中一半多一点是城里人的存款,大体上有3千多亿,接近4千多亿。还有2千来亿是农民存的,农民存了2千多亿,自己农户贷款100多亿,城里人存了3000多亿,4000多亿,怎么说城里人用得多。农村人民1千亿,到2015年贷款余额会到2500亿以上,如果真到2015年这个指标突破,变到1500亿到2000亿更好。总之当农民有1千亿的融资,农民就会有1千亿的产出,就会增加几百亿的GDP,而全市农民目前,去年全年的GDP才1千亿。这1千亿种粮食500多亿,养猪养牛畜牧业400亿,加起来900亿。在澳大利亚农村,农业种树的效益GDP在澳大利亚农村占15%左右。重庆这么多的森林,目前只有4%,我跟林业局都说了,你们林业经济基本没有搞。纯属农民搞种树,不知道林业经济循环流通在哪里?这也是我们下功夫。总体上来讲,现在的比例就是这样的结构。如果因为有1千亿的融资贷款下去,那农民的收入当然会增加几百亿,这个是很重要的。
    这是农村的质押贷款和股份合作社。不管质押贷款和股份合作社,这么好的事情,农民也高兴,看到了就想做。主要是理论界有争论,我们有非常忠心耿耿的为维护农民利益的理论家,他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你把农民的土地质押了钱,农民万一把钱用到坏帐了,最后农民的土地通过抵押物,就被银行拿走了,农民流离失所破产,中国天下大乱。按照他的逻辑,一分钱就不能质押,那意思就是说让农民1万亿土地当作一块砖头埋在地下。你说他到底是帮农民还是害农民?我都想不清楚,但是他是很认真的。我们的概念应该这样说,中国人其实很善良,中国人家庭信誉度都很好,老百姓有4万亿的按揭贷款,在中国的贷款余额有几十亿的贷款当中,有4万亿老百姓按揭贷款,20年来不良资产率在0.5%,没有次贷危机啊,老百姓很少不守信用。中国老百姓尽管穷,其实信誉也很好。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1千亿到了农民手中,农民的土地价值可能是1万亿,只是质押了10%,1千亿。1千亿万一有3%的坏帐怎么办?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不能因为有3%坏帐的概率,把97%赔了。你不能因为有保险的问题,赔付问题就把整个保险业关门了,这是一个游戏嘛,是一个规则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啊,不能因噎废食,现在是鼓励大家三权质押,在这个概念里面,我们定义集体所有的权利,农户怎么去质押,我们每一亩地集体所有占15%,农民的使用权占85%。我们把所有权和使用权量化,这是重庆的一大发明,市政府的游戏规则里都通过了,我们让人大常委会通过要立法了。
    讨论的时候也争论,为什么集体所有私有,为什么不能50%或者60%?这个要讨论,到底为老百姓,为穷人,为农民多考虑一点,保护他们的弱势群体利益,还是为政府的,集体的,抽象的财产权考虑呢?所以这件事是这么定位的,这种定位叫确权,确权不仅是一个承包地,边际的确权,而且量化确权。
    第二我们成立一个担保公司,市里面搞了30亿,就能融资担保300亿,如果说1千亿发生以后,有那么几百亿是银行和农民直接发生融资,有那么几百亿是社会上担保公司间接担保有1/3,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起着中流砥柱领导支撑的作用。这个至少称300亿,这个担保公司,市里搞一个总结团,30个区县搞一个分公司,每一个分公司给农户质押担保服务。
    第三赔款方式,万一发生坏帐,或者用“433”或者三个三分之一来化解。意思是什么呢?真要是3%发生了坏帐,那么这三个点谁出钱呢?银行赚了钱拿1%的坏帐准备金也应该,为农民赔。政府鼓励这件事,政府的财政补助帮助消化1%,农民自己闯了祸也要赔一点,大致形成了。所以市委讲的这个事广受老百姓的欢迎,我估计到今年年底,重庆的质押担保会翻番,到二百几十亿,到明年就是400-500亿了,这件事真要是有一两千亿在农村发生,这是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翻天覆地的力量,金融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在这个意义上比我们说100句鼓励农民的话都有用。
    第四要搞2500住房,就是2500个农民新村,然后就是地票的概念。重庆有1万个行政村,为什么我们说2500呢?大体上是这样。一现在的村落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破房子旧房子,如果造了10年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不能大拆大建浪费钱财,这是第一条;二危旧房、毛坯房、砖坯房,或者各种各样很粗糙的,需要整理的,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推动危旧房改造,巴渝新居、农民新村建设;三绝不要搞一个行政村500户,一年里边按照大运动大搬家,这个东西一个村,假如说现在有500户,可以愿意的100个先搞起来,过了两亿,他们活得那么好,第二个100多户又跟进,再过两年又有100多户跟进,几年时间断断续续,一批一批的循序渐进,这也是一条。在这种背景下,很重要的是要把钱解决好,你想象2500个,一个村假如说涉及到300户,2000多个,那就是70多万户啊。一户如果10万块钱,那是700多亿的,这个是要讲钱的。这里面就有一个地票的概念,这个地票如果一个行政村500户,一旦变成农民新村的时候,本来是散家,一集约以后,可能一个行政村会挤出300亩,300亩地一卖地票就是6千万,这6千万补贴给农民造房子,那可能农民以后如果有了十几万,他拿4-5万房子补助,还有4-5万变成买家居,或者自己的货币财富,这个时候农民又致富,房屋又改造,然后基础设施又好,公共服务又好,各方面改造。这里面要避免一个大轰大拆,把好端端的,造了三五年的房子又拆掉,这不行。所以我们有严格的规定,20年以上的房子农民自愿。但是3-5年,新世纪以来造的别动,自愿的也慢慢来,不用着急,多用几年,这个很重要,是一个出发点。
    还有一个现在1万个行政村,如果说2500,还有1/4的概念,但是社会是动态的,事实上我们有1千万人在过去几年到今后七八年要进城的门,户籍制度改革最终会使进城的1千万人成为城市居民退出农村,所以长远来说,十年以后,重庆不会有1万个行政村,5千个都有可能,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以后长远的,20年以后看,有5千多个行政村,我们有2500,相当于一半来改造,就很有气势很有规模,这2500不是拍脑袋,是测算的,而且可行,而且有气魄,有气势,这里面杀手锏就是地票制度,如果没有土地地票,靠财政适应不了的。那时候今年年初,还有去年全会的时候,区县很多人都在算自己几千户,几万户,然后就想市里面补助。市里拿几百亿给农民造房子,这不可能。但是地票制度就是帮农民整合几百亿的,一年7万亩,就可以100多亿,5年30多万亩就是700-800亿,这个钱是房地产出的,而且市场上有这个需要。讲到这里,宣传口的同志,特别要搞清地票的概念,这个地票的总概念是解决城乡建设性用地增减挂钩。
    就是当城市要扩张,有大量建设新用地,中国每进城1亿人口,就有100亿的城市建设用地,就是1万平方公里征地动迁。但是农村那边少了1亿多人,每个人有250平方米的宅基地,建设性用地。理论上1亿人进城,如果把农村的建设性用地复垦为耕地,就会多出2.5万公里,而城里用掉1万公里,一进一出,最后耕地增加了15000公里,真做到这一步,家宝总理18亿亩耕地守住了,就很高兴。重庆政府就是跟家宝总理说了一句话,2020年重庆3400万亩耕地绝不减少一亩。就是向党中央写了这个决心,因为我有土地交易所,有地票。这是可以周转的,这是一句话。第二句话当市里面有了闲话以后,每个区县有小九九了,我这个区县增减挂钩,干嘛拿去交易,交易以后让别的区县把地票买去发展他的经济了,我这个城里面想要耕地还没有指标呢,所以现在有一些区县长,地票的思路倒是理解了,把农村的土地垦复了,垦复了不把地票拿在这里卖,还想只在自己县里周转,听起来思路不是这样吗?你大人可以这样做,我小人可以这样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逻辑好象是这个逻辑,原理好象是这个原理。然后再放大,每个省市都可以推开,现在要说这个话,全国范围的地票该不该批?改批。这是我个人认为。但是让重庆先试几年挺好,我们也不着急国家把重庆的配套到全国去,重庆有试验权是独具一格的,是我们能干这件事的杀手锏,现在每年有20多万亩的国家土地指标,国家每年800多万,城市范围城市用地工业发展的用地指标,所以指标紧,卡住了经济的瓶颈。这件事中央政府每年800万亩,分给我们20来万亩,我们也只能按着这个顺序,把20多万亩用好发展经济。但是有了地票以后,地票如果增加了6万亩,相当于指标20万变成26,涨了30%的目标,重庆的经济在同等条件下跟周边省快他一点,增长快30%也是应该的,我们的土地比人家宽松。
    所以,现在的概念呢,全国范围,别的地方想要用地票交易所,但国家还没有允许,只有重庆,这是重庆市的机遇。第二个概念,区县自己搞地票,区县自己搞宅基地的增减挂钩合理不合理呢?不合理啊。我跟区县长说了,大家别自作聪明,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路,你们想地票在成都没有意义,在上海范围内搞也没有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对上海或者对重庆的主城而言,九龙坡和九龙坡的郊区,也就是主城的5千公里范围,其中2千公里是市区,3千公里是主城的郊区,在这个范围内,农村的宅基地不通过地票交易所,也是价值发现,谁都知道这个土地值几十亿,用不着市场发现啊。所以这个事就主城论主城多此一举,我从来不要求九龙坡或者北碚,或者所谓的大渡口区、南岸区,他们去农村把宅基地拆了,复垦成耕地,然后怎么换地票,没有这个要求的。
    我们隔壁成都想做这件事,我跟他们说,你要试就在四川试,为四川服务。成都像重庆主城是市区,对四川来说还是发达地区,他那个地票有什么好拍卖的,一拍卖就拍卖成100万,你信不信?所以,结果他们去年真拍卖了,一个星期就拍到100万,我也看到有记者写,成都的地票比重庆值钱,重庆搞了一年20多万,成都100多万,结果一个通知,被关掉停止。在发达地区本身土地价值很高,如果在秀山或者秀山的农村小循环也一样,同样的道理,如果你那个县城都不赚钱,秀山农村的宅基地当两万卖,在秀山县城最多卖5万,卖不到主城的20万。所以近距离的地票没有意义,因为没有叫你去复垦或复垦,近距离动迁直接发生了级差地票的效率,哪里需要地票转换呢?多此一举。这件事,我跟区县长讲了一个观点,不要自作聪明,你们想着地票自己留着,你自己留着做错了两件事,第一,你肯定克扣了你的农民,农民好不容易把宅基地变成了耕地,地票在城里卖20万,在万州、涪陵、梁平最多卖到10万,你给农民可能6-7万,你扣了农民那么多,虽然不是你克扣,价值只有那些,某种意义放弃了市里的统一政策,欺负了当地的农民,凭什么权力这样做?这是一条。
    第二中央政府还是怕2千个县的县长增减挂钩,最后都把农民变成农民新村,然后一积压以后,中国的城市用地控制不住了,所以国家明令不许2千个地市州增减挂钩,第一这个违规,第二这个发现不了价值,在农村的县城价值太低,在重庆主城的近郊区不必要去发现,价值就很高。而地票恰恰是让几百公里远郊的边远山村宅基地复垦为地票,这样有巨大的意义。所以抓住这个机遇,中央给我们的特许,把这个事情做好,决定里面关于这件事也写得清楚。
    第五两年争取消除绝对贫困,三年将贫困村争取消灭掉。特别些了五年把18个贫困区县摘帽,这件事是扶贫办最不愿意干的,直到最后上会的前一天,农委口子写市委把这个修改掉,不要按50%以上,按我的性格18个区县,三大差距缩小了,重庆要建成长江上游经济衷心的基本条件了,人均以后达到8千美元了,你还留着18个贫困县,贫困区。真是吃起来香喷喷,闻起来臭烘烘当宝贝。大家算一个帐,无非说扶贫帮困一年12个亿,平均一个区县7-8千万,如果说在10年前,全部的财政收入就120亿,那么这12个亿占10%,还真是一发明。现在1200亿,就是1%。5年以后,重庆内预算内财政肯定超过3千亿,地方财政收入总统径肯定5千亿,那么为了12亿戴个帽子,你有了这个帽子捐款都方便一点。但是招商引资可能100亿,200亿,500亿的商就给破坏掉了,就不会来发展的,发展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所以这件事一定要打破遍地是贫困村,戴上帽子十年二十年不摘帽,然后年年讲扶贫帮困多伟大的成就,伟大了半天,帽子一个不摘,什么伟大啊,什么成绩啊?站都不能站,都是盘腿啊。常委会讨论认定至少摘10个,然后搞一个激励机制,说穿了不是12亿吗,摘了帽给他激励,摘不了不给他激励,这个事情要转过来。
    第六讲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事。那个是去年十大民生中的一条,现在做得很好,而且人数在减少,这人数减少有几种原因,一种是到外地打工的400万名中,有一部分返乡了,返重庆了,这样化解了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个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户籍转移以后,把小孩转到城里团聚了。所以户籍制度改革,重庆经济发展,长远的最终从基础条件上,基本面上为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这是一个。作为过渡期,当然以寄宿制的方式,让学生在寄宿制学校读书,另外通过点对点的,通过乡镇村组织起来,给他们温馨的幅度,小孩有蛋奶各种食品,老人有保养金补助到位。
    第七件事很重要了,是这次国有企业重中之重写上的一笔。为什么在三大差距缩小的里面,把国有企业隆重的专门写了一段呢?有几层原因:第一老人家说过,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工业为主体的制度,只有保持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公有制制度,才不会造成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老人家的脑子里,公有制经济不出现两极分化的基本制度。所以,我们如果讲缩小三大差距,不写国有企业,忘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在的社会骂国有企业来,一会儿骂垄断,整个语境氛围都是不好的,但是许多地方很不争气,真是把国有企业给卖光搞光,至少没有搞大,很多地方是减少了。有一次论坛,好象是一个香港的领导提了个问题,问我们两个市长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看法?我们说坚定不移的把国有企业搞大,坚定不移的支持民营企业搞活等等等等。
    隔壁的一位领导马上比我高明说,我们一心一意把民营企业搞好搞活,国营企业马上要卖光,我看他还能当市长呢?我讲这个话并不是因为中央有这个说法讲套话,我们是真心诚意的。重庆02年的时候,重庆的国有企业1700亿的总资产,85%的负债率,净资产只有200亿,非常非常糟糕。而且1700亿里面500亿的坏帐,很糟糕。那个时候很多时候考虑关门了,但是曾几何时就7-8年,我们资产涨了7倍,现在13000多亿,在全中国的国有企业,就地方国有企业的排序,中央企业不算,30个省的省属国有资产,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排20位,现在排在全国第四位。那就是上海、浙江、山东、沿海、辽宁大省,大企业云集的系统,我们一起排序可以排到第四位。而且负债率从原来的80%几降到60%,所以净资产要比2000年的时候多20倍,总资产涨7倍,净资产涨20倍,各个方面都好。这个呢,只是你自己做大做强的问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控制力、影响力、主导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要求。国有经济是共产党执政经济基础,是缩小三大差距,避免两极分化的经济基础,这是一个总概念。
    我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两件事以前做得不够好,一件事国有企业在困难的时候交不了钱,到了好的时候也交不了钱,成了不断扩大再生产发展的一个资本力量,但是他从来不交钱,给人感觉国有企业的钱变成了  小团体,董事会、经理层自己支配的,跟社会无关,这也成了全社会,大家觉得老百姓是你所有国有企业的股东啊,从这个角度有问题。新加坡大马西(音)会做什么事情呢?每隔两三年政府做一个决定,大马戏(音)分给居民1千块,不管怎么说拿到这笔钱,国有企业起到了国有企业的作用,还给我们分红,全民所有制嘛,现在我们谈不上分红,但是我们写了一条30%,这样一写每年30%总体要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每年亏损不交钱了,但是10亿交3亿,这里有一个游戏规则,凡一个上市公司正常的情况下,每年有利润,应该给股民分红至少30%,当然50-70%都可以,但是至少30%。我们1800个股东,几乎十年不分红,那不是买股票等于炒股票,就是涨了抛掉,赚了再买,赚这个差价。股民如果分享30%,这是讲上市公司,如果国有企业如果是全民所有,是不是也应该分30%呢,现在100多不循环呢?所以要上缴。现在写上缴30%左右于财政的钱,财政的钱一定用于民生,用得比较好也惠及全民,如果一年多乐200亿,可以办教育,办文化,办社会保障,可以做各种事业,至少有贡献。所以现在把国有企业避免两极分化的基础所有写了三条,第一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能有控制力、影响力,能起到领头羊作用。第二条讲国有企业要拿30%的预算给公共财政。第三条就是讲国有企业内部也不能够让职工和经理两极分化差几十倍的工资。如果现在有了一个差距,比如说30万和3万的差距,30万变成60万,那3万就要变6万。
    这些话如果真是深入分析一下,在全国范围内讲这些话的绝无仅有,甚至是人咬狗的信息。这个概念自我加压些了几条,但这也不是随意写的,凭什么30%?企业也会哇哇叫,这个制度安排一旦些了,令行禁止就要操作到位,这个在全国肯定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江山到底要搞还是不要搞,或是淘汰制,也会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八件事就是公租房了。公租房宣传了很多,我不展开了,这里面宣传部门都在这儿,我想特别说三个概念,要帮助市政府澄清或者要沟通。第一重庆政府一直说的保障房保障房,是两种保障房,一种是安置性的保障房,危旧房拆迁,城中村搬迁,安置性的保障,老百姓拿到这个房子是有产权的,但是很便宜很优惠。第二公租房没有产权的,3年造4千万,去年开工1300多,今年又开建1300多,那么重庆去年保障房建了多少呢?50万套,全中国去年建了570-600万套,所以量的比重是很高的。今年下决心搞1千万套,我们是50万套。但是最近大家看新闻报道,各个省都在推动保障房建设,保障房建设在3月份,5月份,直到6月份分期发现全国1千万套保障房开工力度不高,在4月份的时候20-30%个开工,到5-6月份的时候还还低,国家建设部推动,最近比例上来了,最近到了50%左右。全国范围都到50%左右,那么如果你现在根据报纸上登的,重庆房子的信息,好象排在第20几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报纸从来不报保障房,当国家在统计保障房的时候,我们的公租房是保障房的一种,一干今年开工1300万,到6月底已经开工了700多万,16万套。但是这几年大规模的进行了危旧房拆迁,拆了1200万,然后安置房造了2000万,3年前开始拆迁,安置房真正落户还真是去年和今年,所以我们的棚户区和各种城市危旧房拆迁今年也有20多万方,然后公租房也是20多万方,加起来就是50万方,这些总量在30多个省,我们是全国的1/20,被广东还大。计划数是比较大的。
    第二呢,涉及到造房6月底到7月10号左右,其实65%,就保障房65%,建委、国土局都上报给了建设部。但是我们的媒体永远只报公租房,那些都不报以后,沿海的媒体把各个省建报的一框下来,重庆1300万公租房,700平方米公租房开工,然后整个多少,人家又是棚户,又是经济适用房杂七杂八算统统比我们多,好象我们很糟糕。其实,大家一定要明白,在说保障房的时候,什么廉租屋、经济适用房、危旧房拆迁等等统统一起算,在全国排名,重庆为什么不排名呢?你们也应该排排,在网上发发,不要造谣,宣传宣传一下重庆,大家也表扬表扬啊,表扬了,大家也有激情。
    有些事看了,这些信息怎么对不起来?其实我们的房产局长和建委主任脑袋都有,他们也不爱跑到电视台去自己说,你们去多沟通沟通,这是一个事情。第二个概念要说明是什么?就是我们公租房出租方式就是转变过去三种分配方式产生的供不应求,就是基本做到供求平衡。市政府就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做事的。什么意思呢?我们有三种分房过程。第一种是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中的,单位有1千个人要房子供不应求,那时候造房造得太少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是如此。第二种就是廉租房也是供不应求的,廉租房等于是送房子给你。第三经济适用房,尽管出钱买,但是差不多抽1/3,1/4,这个也是饥不择食大家抢购的。我们公租房不是这三种房,不送产权的,正常的市场租赁,有比较好的优惠,对穷人有保障,基本上的逻辑就是1:1,市场上有200万就造200万的房子,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民工,加大中专学生,加城市原住民,这三种对象特征明显,解决问题没有什么话说。在座的党政干部要冒充农民工怎么伪造很难啊,你的脸样子不同。
    第二要冒充大学生,你40岁的人怎么冒充呢?还有你住房困难,明明家里有两套,房子很大,硬挤在40几个平方米里面憋着,就为了住公租房?不可能。在隔壁邻居人家都知道你拥挤,住了两三年,谁如果有房子不去住,非要来做这个假?没有意义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什么2千块,三千块?就是5千块钱一个月的农民工住了又怎么样?别去限制他。有的大学生刚上班工资有高有低,而且刚上班买不起房子,为什么不可以?如果一个家里人太拥挤,工资有7000块钱,你认为他不能租啊?不要讲工资的标准,这个工资的标准,他说了3千,有3千津补贴,你算不算得出来?搞七搞八的工作成本很高。在这个意义上别搞这些傻呵呵的限制。最后媒体说公租房不受收入限制,但是他不说,我是对着三种人说的,如果对着三种人说不是神经病啊。这三种的范围,真要有几万块钱收入的大学生也不在乎公租房,他就买房子了,意思是只要是三种的,他愿意来住公租房,没有什么好限制。但绝不是房子租不掉了,有人说他们造房子造多了,政策放宽了,让什么人都来住了,真是莫名其妙,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明明站在合理的基础上,怎么变得不合理呢?
    第三件事就是这个公租房是防范两个黑洞的。这个原理,我去年年初就说,但我好象总没有说开来,说开来让你们去说开来,不是让我去说开来。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公租房现在的分配方式是防止群租黑色交易,防止有进不出,永远不循环的黑洞。什么概念呢?许多地方搞经济适用房也是一种保障房,4千块一平方卖给老百姓,市场上为8千。过了五年市场8千变15000了,那就把4千块钱当成15000万卖,涨了4-6倍,大赚一笔钱啊,因为赚钱效益是资本的补贴,是利益的输送,所以好人也变坏人,开动脑筋就来开后门。所以,所谓的看着车子住经济适用房,所以各种证明工资收入明明是6万,你就说是3万。意思是五花八门的情况出现了,这就是黑洞,我们的制度安排租10年5年都可以。
    第二到一定阶段租了三五年可以买,买了,就按这个成本买下来,如果传给小孩,小孩穷才给他,如果变成富翁了,小孩给你买房子住呢?这个意义上可以,但是不能当成商品房卖,当商品房卖8千,1万多卖是不行的,要卖就卖给公租房管理局内循环。这个原理,我5-6年前就说了,因为5-6年前,我在纽约房产局,美国政府的房产局跟我说了一番,他们的保障房怎么做的,5条。我记得有一次在中央电视二台说过。那五条就是:第一他在纽约市里面,划出实际的点造保障房的;第二这个保障房的造房单位不赚钱,施工单位就赚施工单位;第三这个房子只能给纽约的中低收入的人租用,有一些条件;第四最重要的是租用房子的人,买了房子的人,如果要退租,不能当商品房卖,只能卖给纽约房产局,房产局又转租或者准卖给那个时候的中低收入群体。第五这个过程中,这个房产流动过程中产生任何税法留着继续做保障房,我听着太感动了,资本主义想得这么清楚,那个时候经济适用房翻天覆地发横财。真是笨,稍微脑子清楚一点不需要这一条吗,06年在市政府推动,把重庆经济适用房关掉了,不再签任何一块第建经济适用房,就是这样的过程。
    总的意思吸取了纽约政府的概念,西方的管理经验丰富,这个事情就管好了,管好了,就防止了腐败,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概念,现在4千万如果满足200万人,真的以后有50万人退出了,我这个房子还可以给那个时候50万人,可以循环。如果现在的经济适用房理念造30万套,年年可以卖掉,卖掉以后过五年当商品房卖掉了,当商品房循环了,保障房的人总是有一个概念,每年总有20-30%的人群需要保障房,这个圈,年年为20-30万建房子,这就像一个黑洞,就像当干部的蛀虫,每五年就出事情的干部,然后过五年又来了,像长韭菜一样,过五年人不够了,是否再造一批,这样出现很多问题。
    另外讲到资金来源,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评论很多,说公租房,政府一没地,二没钱,三就叫开发商造,开发商没有积极性,政府在每批一块地上面,比如说100万平方米造120万平方米,这里也有意识形态观念的问题。你想到新加坡香港或者纽约,他们的保障房到底谁造的?保障房作为政府所有产建筑单位来造,但是造房的业主是政府,人家资本主义国家造保障房还政府造,社会主义中国造点保障房让老板造,政府就不能造了,政府把自己当成万能政府,造房子不能造,这个是莫名其妙,这个也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万能政府。但恰恰衣食住行,养老、医疗、教育、就业这八件事政府公共服务必须到位,住是其中的一件。衣食猪肉涨价的时候要考虑,行也是管理问题,关键是住房。所以这一点恰恰政府要作为,不能都让市场来,这是坐而论道的专家胡说八道。从国际案例到国内的宗旨都应该这样做,这是讲了第九件事。
    第十件事也十分重要,国民收入分配,这件事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50%以上。中国在1980年的GDP当中,60%GDP是老百姓收入,那个时候GDP很少,但是60%是归老百姓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大体降到了47%,我们重庆43%一样,整个工业的结构。这个帐很好算,重庆有8千亿的GDP,然后重庆的老百姓,城市居民17500,53%的城市化率,你去算,农民47%,2800万常住人口中农民占47%,47%的人一算就算出人数,算出来就是3500亿。我们43%,比成都还高一点,我们的目标到53%。如果真能实现,什么意思呢?到2015年如果有1600亿的GDP,43%和53%差10个点,相当于在2015年的GDP当中,相比比2010年的GDP比重多1600亿,直接到了老百姓手中,而且这个倾斜不是到了老百姓的富人手中,基本上在工薪阶层和农村里面的农民。
    这一条敢说在全国有正当里程碑意义,怎么才能排上去呢?四把刀子,这四把刀一把是中央掌握的,三把中央政府可以作为的。所以现在文件里面写到了最低工资,工资分配,这是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掌握的。第二个就是一次分配中的税收,所得税、林业税、政策税,各种交易的契税,生产环节税都属于这个范畴。还包括直接税,包括二次分配,包括现在讲的房产税、遗产税、还有财产税,都属于这个范畴。个人所得税也是属于直接税,也是属于二次分配,这个是讲税收。
    第三块讲的保障,保障算二次分配的,在保障现在也很不合理,说起来要改革的话,开4-5次常委会搞出一些措施。比如说养老保险,大家老生常谈养老保险80-90年代就搞起,我们有一条,如果工资一年是3万,养老保险较6%,单位交20%,每个月要交。如果有30万呢,不是交6万,而是按照平均的3倍,3万到3倍是9万,9万就按照20%的资金外发,就是拿30万就交1800,交1万的人也是1800,你发几百万当然发得起,这叫公平,二次分配。90年代为什么有这个制度呢?80年代末大家的工资差不多的,国有企业允许两极分化一点,那个时候从平均主义,实际能够分开,分开到多少呢?分开到3倍,最大限度是3倍,那么养老保险有了3倍,却不知道这20年30倍也出来了,这里一调节,这个一调节,重庆几万人收入在20万以上,甚至在100万。这些人因此多交20%的钱,这几十个亿可以为多少人付养老保险了,这一类事情很多,包括住房公积金,说穿了有什么用呢?退休那一天给你发一包钱,平时把钱放在那里,减少了大家的消费,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恰恰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搞了极不公平的分配。为什么呢?愿意把公积金交15-17%左右,把这个钱放在这里,穷的单位交6%,必须要交的,富的单位拼命往里面塞钱,这是贫富不均的表现,总的意思这一块到位了,也会做得非常好,会产生很多其他的效益。有些税收上的事,我们去争取中央批准做试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探索,国家在这个范围上要动脑筋。总的来说,一定要把GDP的一次分配搞上去。美国现在的GDP是14万亿美元,美国老百姓超过50%,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的暴利,资本的收益加政府收益,我们怎么到60%去了,当然不是政府收了钱都为老百姓了,但是七转弯八转弯还不如直接给老百姓,这件事是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要的事。
    第十件事最低生活保障,这个不多说了,这两天猪肉涨价,我们有一个机制,物价到了5%以上就启动补贴,如果有几个月掉到4.5以下又取消,中间有一个跟物价指数联动的启动补贴机制,生活GDP跟物价指数有联动等等,这个方面不多说了。
    第十一条公共服务,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包括教育卫生服务,重庆这一块,现在在西部是领先的,我们06年实现普九,去年高中普及90%,实际上基本上普及了。大学毛入学率西部最高30%,全国平均是25%,所以我们也是比较好的。以后主要在均衡上下功夫,4%的教育投入,就会使5年有2千多亿教育经费直接投入,文化和卫生加起来700-800亿,总的来说三个方面3千亿,是这样的算法,把这些功能做好。
    最后城郊结合部,我们讲的一圈两翼,30个区县郊县怎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在这个环节里有很多措施,我想今天把12个方面具体的背景说一下,是想说几点:一个是市委定的所有事务,包括6千亿的财政补贴钱,6千亿企业出钱,都是精打细算比较确切的一个逻辑;第二所有的事和三大差距缩小,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身理论作为经济学的模型,是宏观顶层设计和微观的操作都是贯通的。第三这件事今后五年继续推进,也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所有这些事是可控的,可测量的,不是完全定性的,这样每年做到什么状态,是可以给大家监督的,媒体舆论,以及政府自己的考核都是可以实施的。最后,我要讲一点,我们现在所有的12条措施,充满着改革和创新,其实这里面的每一条都不光是一个出发点,一个意愿,一个想为老百姓做事的意愿,每一条里面都有制度和安排,都是制度创新,都有体制机制的改革。意思是什么呢?三大差距缩小为什么难,就是他的每一个方面都和制度有关,而恰恰在制度问题上,改革问题上,不是每时每刻,每个方面都能轻易行动的,一般做好事主观的推动,一个号召全社会都行动。但是三个差距缩小,走共同富裕,涉及生产关系,涉及分蛋糕的方法,涉及制度安排,是体制机制协调改革创新,是要有智慧的,要动脑筋的,是不能光拍胸脯,也不能光靠“5+2”,白家黑干出来的。
    所以,仔细看了刚才说的12条,每条里面都有制度创新,比如说第一个微型企业制度创新,包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解决融资难不是喊口号,需要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或者财务公司,各种各样的安排去展开。户籍制度改革300万人,500万人也是制度安排,也是社会重大变革。然后股份合作社,地票或者融资1千亿,质押贷款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制度改革创新。所以,整个工作量,真正的难点是有宪法意义的。所有制特点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各种调整安排,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体现社会主义的终止,然后把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结构进行社会的调整,这种调整有理论的探讨,也有时间的可行性要求,有它的难度。这方面为什么特别重视理论界呢,宣传理论界?要把里面的内涵能够阐述清楚,那是很有战略意义的,这是一个事情。
    第二现在的改革,现在重庆的发展,除了靠制度改革以外,同样在开放意义上发展。因为没有开创就没有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没有开放的势头,全国的经济要素也不会到重庆来,没有开放系统的共同作为,我们内部非常好的机制体制和你分配的蛋糕会越长越大,所以可以这样说,改革为三大差距缩小共同富裕这条路,确定了内部结构意义的,切蛋糕的方法。开创使我们把蛋糕做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蛋糕做大的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手抓改革,切好蛋糕,一手加快发展,让全球的要素为重庆运转,让重庆的要素跟全球联络,重庆的蛋糕就会大起来,蛋糕是跟开放连在一起的,改革是跟分配、切蛋糕连在一起,把这两个结合起来,重庆一定会成为西部高地,成为增长极,成为经济中心。现在的重庆跟开放连着的事情,你们总的五件事,这五件事总是有内容的。一个是利用外资,我们去年60多亿,今年争取100个亿,听听上半年是不是该50个亿?我们很多项目是年初运营重组整合,然后到7-8月份收购兼并,批准签约成交,9-10月份资金到位,这是十月怀胎的过程,我们也一样。今年到了100亿美元,在全国排到第六、第七位,全国一年有1000多亿,我们在中西部,去年是第一,今年还会是第一。
    第二进出口贸易,上半年涨了100%多,全年在300亿美元,在全国不算多,全国有2万多亿美元的进出口,3万亿美元的进出口,也不算多。在西部想三年五年前才几十亿美元,那就涨了很多,明年就可能在2015年说1千亿美元,整个西部12个省加起来还没有过,这个很重要了。
    第三个海外投资。去年的确去投了,今年会继续加大海外土地收购,农业投资,我们在巴西大体上会购买300-400万土地,然后在阿根廷也会有200-300万,总德惠形成500万,如果种大豆的话能种120万吨,然后种了120万吨,就把周围小地主的大豆买过来,买到120万吨,就有360万吨大豆进口,中国13亿亩地种粮食,我们一亩地蔬菜水果,就是没有土地种大豆了,没有土地种大豆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没有猪肉、牛肉吃。需要1亿多吨大豆来转化,就要6亿亩土地,中国没有6亿亩土地,种了大豆粮食就要少一半,这需要到海外收入。这一块现在是在合作,而且不仅自己直接跟农场主买地,而且现在还在跟很重要的公司,这个公司比如说索罗斯是金融专家,恰恰在做这个8年10年,作为美国的公司在巴西阿根廷投资了几百万亩,也是种大豆,种玉米,同时也搞了屠宰场,同时也搞其他旅游产品,他干什么活呢?他们也在合作,总之,这个地一造好,就海阔天空。所以不管是矿山还是农产品,还是技术资源都可以去投入。
    第四是金融业,这里面包含各种各样的银行业,包括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整个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还有6-7个交易所就是结算中心,包括离岸金融结算,大家有时候说,你这个报告决定,是想要GDP更多的给老百姓,财政和企业的利润,今天相对减下来,现在财政、税收每年50%的增长,纪念以后财政的比重在GDP的20%变30%,变40%了,那来百姓的比重是不是更低了南辕北辙。我们的GDP涨16-17%,带来的税收增长27%-30%,额外的20%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重庆本地长的,比如说结算中心,去年结算了400-500亿美元的离岸中心结算带来几十个亿,今年差不多1千亿美元的离岸金融预算,带来100亿税收,额外涨60-70%,所以这不是重庆土地上涨的,是全国的土地在国外搬过来的,这就是金融中心。
    上海3千亿是中国13亿人中1亿股民,明天几千亿的交易发展起来的。不是上海,交易所在那边税收就交在那边,重庆也一样,这件事多多益善,这对金融中心有好处,绝对是开放的概念,必须为他远距离,全球全国发生要素交换产生的。这个对我们很有用。
    还有一个必须高度关注,怎么样去宣传都不过份,人家是小题还在大做,我们还大题还不能小做,我们市长不可以说,说多了人家烦,但是你们可以说。比如说去年12月1号,家宝总理在莫斯科跟普京总理一起摘牌,中国海关关长盛光祖(音)和俄罗斯海关关长,哈萨克斯坦海关关长一起签订欧亚大陆桥渝新欧便捷边关协议,国家元首签的,重庆也知道,那个时候我在讲话中也发布了这个消息,海关总署关长跑到莫斯科去了,来了一个常务副关长宣读了这个事,还发了贺信。重庆报纸就是发一条新闻,弄一个花花草草的标题,国际性的都可以,渝新欧是我们发出来的,欧洲对我们不认帐。为什么这样叫?到了欧洲有四个点,这件事欧洲人很看重,欧洲人到中国的货都是万吨轮,30年-40天运到沿海,这个铁路的通道有什么概念呢?第一叫一卡通,重庆海关上货,新疆海关不查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都不会查了。有一个学术叫安智贸,有时候说到这个,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报道里面也没有展开,国际贸易里面叫安智贸协议,里面的内涵很丰富。就像欧共体,一个地方查了,其他地方都不会查了,一下就通过了,就是一卡通,一关通。另外一个是五定班列,定始发站、定死终点站,定运输内容,定运输的深刻,定价格的内容。比如说上海有500万台笔记本电脑,在上海的火车是不是也一样开到新疆,直接开到欧洲不也可以吗?不行。始发站在重庆,常规的上海到重庆,然后走重庆的列车。
    我们说一下隔壁邻居,明明离欧洲更近啊,直接可以往兰州走,他要走渝新欧五定班列,他的货要运到重庆作为始发站。五定班列的头在我这里,保税区也在我这里,封关也在这儿,如果大家理解了,其实宣传能到位。不能让市长整天王婆卖瓜。这些话跟内行的跨国公司一说就会迷上了,就会想来。小老板不相干,大老板一听就想来。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中国的关税每年有1万多亿,然后中国的进出口货是3万亿美元,95%由大连、青岛、上海、福建、广东,沿海的几个大关通过。内陆有22个省,都是正厅级没事干啊,那么多人,那么多正厅级,其实3万亿美元只管了500亿美元,2900亿在沿海进出口,只有几百亿美元是内陆。因为什么呢?西安如果通关了,也没有用,货物运到上海、广州,两头重复通关,所有企业出口先货物运输到沿海再报关,进出口有关税的,都统统算在沿海。沿海本身的进出口其实就500多亿。当然关税是中央的,大家也不在乎,算给谁多一点,但GDP里面有这个关税的,关税是表现在GDP里面,那么沿海GDP涨得飞快,现在重庆成了口岸,重庆海关只要检过的东西,运到上海、深圳、广州、广西、云南、新疆阿拉山口,运到周边边界海关都是一卡通,承认重庆海关通关有效,反过来进口货,国外的货直接到了保税港区,到重庆验货,由重庆海关验货。通关手续在重庆,这里的关税也算在重庆。再进一步说,欧亚大陆桥的口岸在重庆,内陆其他省要运到重庆报关上火车,这样一来,我们也能分享沿海和其他地区进出口要交关税或者增值税,表达在重庆账户上的光彩,沿海享受了30年,内陆都有这一天享受享受,多幸福啊,这不是在做梦,这是实际上已经形成的机制。再进一步说,欧洲的货本来运到中国来,通过轮船运过来,现在通过火车运到重庆,一报关,涉及到关税,也不是体现在重庆吗?所以我们的进出口,我敢说1千亿和这个都有背景。如果你们了解了这些,我可以这么说,重庆的改革就是围绕三大差距缩小,围绕共同富裕,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改善。是社会主义本质制度的体现,那么我们进行改革,体制机制来安排。然后做大蛋糕靠全球资源优化配置,靠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产生了辐射和集聚,使我们的蛋糕比别人的大。
    醉意左右开弓,开放改革推动重庆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在重庆的土地上好好体现,我们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亮版所在地,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何事忠:同志们,黄市长用了整整200分钟给了我们做了一场非常生动,也非常实在的宣讲报告。既让我们全面把握了三届九次全委会的精神实质,更让我们深入的理解了市委全委会做出决定的12条基本内容。有利于我们宣传系统去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去准确的宣传全委会的精神及其各地贯彻落实的经验和成果。而且黄市长还为我们指明了,当前怎么样去把握对重庆宣传的一些思路和重点,我们听了以后,确实感到黄市长不仅是一个大市长,是一个经济学家,而且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不同凡响的宣传家。他宣传方面的智慧是完全可以担当联合国的宣传部长。黄市长做报告很值得我们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学习,他是用摆龙门阵的方式讲大道理,用写散文的说法说大思路,娓娓道来如歌入诗,让人听了以后不枯燥,不疲倦,而且是越听越有味,越听越有劲,他真是一个电子脑瓜,这场报告讲下来用几个字概括的话,电子脑瓜,故事手法,教授水平,市长效应,大家赞不赞同?我建议宣传系统以黄市长这种精彩的,生动的报告会为起点,为动力,去推动全系统对全委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全委会精神在全市的贯彻落实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发挥一个很好的动力性作用,不辜负黄市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黄市长很多地方都可以去讲啊,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今天专门抽了整整半天时间为我们宣讲全委会精神,宣讲决定的12条,这可以说是黄市长对我们宣传系统特别的关爱,特别的期望。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市长的希望,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最后也谢谢今天到场的900位座位上的同志们,今天这场报告会,黄市长讲得好,大家听得很舒服,今天这被多人,没有人中途出逃,出去了以后还进来了,我看了,满满当当的,这体现了宣传文化系统还是有一个良好的学风,我也谢谢大家了,散会。

« 上一篇下一篇 »

评论列表:

1.肉牛  2015-4-5 14:33:27 回复该留言
好文章,内容栩栩如生.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